
豬口蹄疫俗稱“口瘡”,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偶蹄獸急性發熱性接觸性傳染病。主要表現口腔粘膜、蹄部和乳部發生特征性水泡和潰瘍。其特點:傳播快,發病率高。對斷奶前后仔豬傷害大。
本病在冬春季節多發,病豬和帶毒豬是主要傳染源,經消化道、呼吸道、乳頭、損傷的皮膚以及交配等途徑傳染。該病傳染性極強。一般仔豬的易感性高,死亡也較多,有時人也能感染。
一、臨床表現
1、公母豬群感染出現發熱(40-41.5℃)、精神不振、厭食。體表癥狀:口、鼻、乳部、蹄腳等部位紅腫,后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,如無其它病原并發感染,死亡率低。
2、仔豬感染后出現發熱、嘔吐、厭食等癥狀。解剖可見明顯的心肌炎、肺炎、腦炎、胃腸炎、腹膜炎等繼發感染。仔豬死亡率高,速度快。
二、預防措施
1、免疫接種:高發區使用,口蹄疫O型濃縮滅活苗。
1.1 后備母豬配種前接種4-5ml/頭,產前30天接種4-5ml/頭。
1.2 經產母豬產前30天接種4-5ml/頭,產前10天再次接種一次4-5ml/頭。
1.3 公豬每3個月一次,每次接種4-5ml/頭。
1.4 仔豬出生后70天接種3ml/頭,仔豬出生后100天加強接種5ml/頭.
2、被動免疫:增強機體非特異性抗體的產生,有效降低口蹄疫病毒的感染率。
2.1 注射耐受過口蹄疫健康豬的血清,每頭用3-15ml,根據豬群體重的大小。
2.2 豬群用中景冰丹1kg+維生素C 500g拌料1噸,全群飼喂。
中景冰丹:國內獨家,絕無僅有!千年傳世秘方,鑄就一代名醫。
本品有30多味純中藥,主治:天行瘟疫、霍亂,四時不正之氣,是毒皆治。臨床用于調節豬群機體免疫功能,抗多種病毒感染。2008年8月份-2009年5月份,一直用于黑龍江、陜西、河南、江蘇、江西多家養豬場做常規保健及治療,臨床發現用中景冰丹的豬場,沒有任何一家豬場出現爆發口蹄疫的情況,在江西灣里有一家出現了個別散發,經過使用抗生素治療后,很快恢復了正常。
三、治療方法
1、封鎖豬場,全群使用2-3%的過氧乙酸帶豬消毒,豬欄內用戊二醛消毒,每天消毒2-3次。
a.口腔可用清水、食醋或0.1%的高錳酸鉀洗漱,糜爛面上可涂以1%-2%明礬或碘酊甘油(碘7g、KI5g、酒精100毫升、溶解后加入甘油100毫升),也可用冰硼散;
b.蹄部可用3%臭藥水或來蘇兒洗滌,擦干后涂魚石脂軟膏,再用繃帶包扎;
c.乳部可用肥皂水或2%-3%硼酸水或過氧乙酸洗滌,然后涂以青霉素(紅霉素)軟膏或其他防腐軟膏,定期將奶擠出防止乳部炎;
2、控制繼發感染
中景冰丹1kg+阿莫西林500g拌料1000公斤,自由采食。
3、惡性口蹄疫病畜除局部治療外,還可用強心劑和補液劑。如:安鈉咖、葡萄糖鹽水等,配合抗生素進行注射治療。